奚伯初(1904-1979年),字绍祖,江苏无锡人,是武进戴溪桥著名奚氏儿科的第四代传人,家学渊源深厚。奚氏家族自曾祖龙泉公弃儒学医以来,便在中医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和影响。奚伯初的曾祖龙泉公受业于同郡许公定甫,当时许氏儿科遐迩闻名,龙泉公学成归里后悬壶应世,并著有《儿科心得》三卷,但未及付梓便毁于兵燹。
奚伯初少年时便在父亲的督导下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并常侍诊父侧,由于其生性敏慧、勤奋好学,尽得家传之秘。18岁时,他开始独立行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和学术思想。
奚伯初的医学思想主要受到钱仲阳、朱丹溪、叶天士、吴鞠通等人的影响,尤其注重儿科温病与伤寒的区别,认为小儿纯阳之体,适用于辛凉者多,辛温者少。他在处方立法上重在滋阴,用药多主寒凉,特别重视阴津的保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便存一分生机”。
奚伯初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包括《儿科学中医儿科学》等教材,以及《内科要》、《奚伯初儿科医案》等。这些著作不仅展示了他在儿科领域的深厚造诣,也对后世的中医教育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奚伯初因其治学严谨、治病认真,在处理大病难症方面表现出色,因此声名远播。他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疗效,还通过著书立说,将丰富的医疗经验传承给后来者。奚氏儿科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深厚的学术积累,在中医儿科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