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防治游草用什么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防治游草用什么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细游草怎么除?
水稻细游草一般指稻李氏禾和双穗雀稗统称,也有部分地区专指为稻李氏禾杂草。
不论稻李氏禾杂草还是双穗雀稗,二者目前都是水稻田主要恶性杂草,如果对其防除不好,还会成为水稻田主要杂草优势种群,尤其在直播水稻田部分地区发生尤为明显。
水稻细游草防除,一定要把握好田间防除时期,尤其水稻苗后茎叶处理时,大量田间实践试验表明,细游草6叶期以后田间防除时,几乎目前暂未发现对其有很好效果的防除药剂。
在水稻四叶期后,细游草3叶期左右时,选用卫稻夫加嘧啶肟草醚,或嘧啶肟草醚混配氰氟草酯加少量精恶唑禾草灵喷施防除,总体防效较好,对双草醚没有抗性地区,也可以选用双草醚加双环磺草酮防除。
注意喷药时排干田水,药后两到三天复浅水保持一周后正常田间管理,对田间草龄较大细游草,宜及时人工连根拔除最佳。
对田间细游草发生严重地区,宜在水稻播后苗前或移栽后下雨丙草胺或苯噻酰草胺等药剂封闭控制,以减少后期发生为害。
水稻细游草,一般指的是游草,而游草又不是某一种杂草的称呼,也就是我们说的俗称,而它所代表的杂草,有些地方是稻李氏禾,有些地方是双穗雀稗, 还有部分区域所说的假稻,也是被称为游草,可以看出,不同区域,所喊的叫法不一样,不过,在防治杂草上面,所使用的药剂,基本是一样的。
游草是一种禾本科杂草,属于多年生(比较难防除),从高度上来看,并不是很高,大概在40-50cm左右,不仅是在水稻田,平常我们所见到的水沟、池塘、以及低洼有水的地方,发生也不小,本篇文章主要说水稻田的游草,由于其对水稻的正常生长,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正确防治它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具体的心态特征,这里就不过多介绍,大家看图片即可分辨)。
目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防治游草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还未播种的情况,也就是说水稻在播种或者移栽前,田地里的游草比较多,这时候可以选择草甘膦加精喹禾灵或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防治,目前,从一些朋友的反馈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是杂草抗性较小的区域,单用草甘膦也是可以的,草甘膦具有内吸性,有一定的除根作用。
如果是已播种后的水稻,田间出现游草之后,一部分朋友常用的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能打上去效果不是很好(不过也有效果可以的,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如果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效果一般的话,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据小帮手了解到,这两种药剂,目前防治游草效果是可以的。
相比较来说,用双草醚的朋友有不少,打过去之后,游草基本能除掉,特别是幼苗期时,如果稍微大一些之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嘧啶肟草醚和双草醚这两种除草剂,用量不要过大,容易杂草水稻药害(特别是粳稻),所以,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不要以为加大用药量,游草就死的彻底,说法是没错,但是草死了,水稻也一起被除掉了。
另外, 针对双草醚或者嘧啶肟草醚抗性大的问题,可以购买一些有机硅加进去,这样的话,对于提升除草剂药效有一定的效果。
关于水稻田游草用什么药剂防除的事宜,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水稻细游草怎么除?你说的游草有可能是双穗雀稗,或稻李氏禾。都具有节间生根习性,目前也都是田间恶性杂草。但我们这里把稻李氏禾称之为游草,其防除更难。稻李氏禾较双穗雀稗一般茎杆更细,其中茎杆是空心的,茎节上有稀疏白毛,这是其与双穗雀稗明显区别。不过通常对稻李氏禾有效药剂也能有效防除双穗雀稗,反之则不然,因此稻李氏禾防除要注重以下几点。
1.水稻栽种前防除。土壤翻耕前对田间或田埂上有稻李氏禾杂草的,要及时选用高含量草甘膦每桶水200-300毫升加安融乐或有机硅与整地前7-10天喷施防除,对有抗药性地区,可以加入30-60毫升高盖同喷,效果较好。注意喷匀喷透,确保死根,避免以后蔓延至田间为害影响生长。
2.土壤封闭处理。可以水稻播种后出苗前选用带有安全剂丙草胺常规封闭,可以有效减少未出苗李氏禾杂草,对移栽田可以移栽后5-7天选用2%双唑草腈亩用600-700克封闭除草,对稻李氏禾封闭效果也较好。
3.药剂茎叶处理。稻李氏禾草龄6叶期以后,目前基本所有药剂都对其没有效果,因此对高龄稻李氏禾杂草宜人工连根拔除最佳。若苗后防除时一定要把握在稻李氏禾2-3叶期时喷药防除,一般可以亩选用25%双环磺草酮60-70毫升,或3%氯氟吡啶酯50-60毫升加20%双草醚15-20毫升喷施防除,也可以选用卫道夫加双草醚防除,总体防控效果还不错。注意喷药前排干田水,药剂均匀喷施,药后两到三天复浅水保持一周,利于提高防效。
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清江鹤认为要知道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首先得熟知水稻负泥虫的危害方式及形态特征,才能做到防治有的放矢。
幼虫:清江鹤这地儿亲切地称它为"天螺丝"和"刮刮虫"。因为水稻负泥虫幼虫在四龄以后,背上会堆积灰黄色或墨绿色粪便,看起来像螺丝的壳,所以形象地称它为"天螺丝“。
叫它"刮刮虫"则是因为它在危害水稻时,仅咬食水稻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导致水稻叶片"刮青"发白,干枯甚至致死。受害稻株发育迟缓萎缩分蘖受到抑制。
成虫:我们称之为"黑壳壳虫"。全身青蓝色具金属光泽,四只脚有一对触角。
蛹茧:白色棉絮状丝包被。
在清江鹤这地儿,大田危害时期在五月至六月中旬。开始幼虫在水稻的心叶危害后扩展到其他叶片上。一般在水稻田间早上露水未干之前或晚上水稻叶片上露水后可视水稻负泥虫在叶片危害的情景。中午负泥虫怕"干燥高温"会躲在水稻叶片背面"乘凉"休闲。
因水稻负泥虫怕干燥,背上的"壳"未硬化之前对各种药剂的抵抗力很差,所以可以在晴天的早上,趋田间的露水未干之前,全田撒石灰粉在水稻叶片上。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防治游草用什么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防治游草用什么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