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乌头是什么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乌头是什么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药草乌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中药草乌很好的治疗功效,不仅有麻醉镇痛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患者如果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不调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种中药进行调理,一定要在正规的中药医生的指导下和其他的药物进行搭配,不能够盲目搭配,以免出现药材相克的情况。
草乌是什么样的草药,有何功效?
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以饱满、质坚实,断面色白有粉性者为佳。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生用或制后用。草乌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以及中风引起的手足麻木、筋脉挛痛。也可用于寒邪引起的疼痛:如寒疝腹痛、手足厥冷以及阴寒内盛的心腹冷痛、外伤疼痛等病证。本品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常与生南星、半夏、蟾酥等同用,如外敷用的麻药方。用量,煎服3一9克。散剂或酒剂1-2克。汤剂应先煎。生品只供外用,孕妇忌用。本品有毒,不宜久服。
首先谢谢邀请。
乌头大体上可以分为川乌和草乌,并且二者在中医临床中都是被用作驱散风寒药来使用。由于二者无论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上都十分的相近,一般都可以相论在一起。但是乌头的毒性过于强烈,所以不建议大家在生活中饮用,泡药酒外敷我是比较建议的。那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草乌的功效及用量用法。
草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其主要功效为祛风散寒,温经止痛。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
用于风寒湿痹。本品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疗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若治疗中风手足不仁、筋脉拘挛,常与乳香、没药、地龙等同用,如小活络丹,
用于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等。本品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若用于治疗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单用本品浓煎加蜂蜜服,即大乌头汤;治疗外伤淤痛,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同用;取其麻醉止痛作用,可做手术麻醉用药,多与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等同用,如外敷麻药方。
此外,草乌还可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疼痛。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用法用量。煎服,3-9克。若做散剂或酒剂,应减为1-2克。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不宜久服,生品只供外用。
爱中医,爱本草。大家在中药养生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并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草乌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
与川乌的区别是:它即有主根又有侧根,而且北乌头主要以野生为多。
主要产地是东北、华北的各个省份。
采收加工: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苦。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
川乌、草乌、附子都是毛茛科植物的根,都由于含有乌头碱成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明显的毒性。
研究发现内服乌头碱0.2毫克时即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5毫克。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严重者出现躁动,瞳孔散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等。
制成中药饮片叫做制草乌,形态主要是不规则的圆形或者近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质脆,气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1,草乌(北草乌)是祛风寒湿药。
别名:五毒根,鸡头草,百步草,蓝附子。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长在高山阴湿草地或山坡林缘之地,主产于东北,华北,秋天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须泥及泥沙,干燥,生用或制后应用。
2,药用根块,洗净,用水漂15一25日,每日换水两次,泡至不起白沫时,尝之无麻辣味为度,捞出,入白矾或黑豆,甘草(每百斤加白矾10斤,或黑豆10斤,甘草5斤),加水适量煮至无白心为止,取出稍晾,切片晒干备用。
3,味辛性大热,有大毒!能温中逐寒,祛风湿,散寒止痛。
应用于寒湿痹痛,寒疝腹痛,跌打伤痛,外治阴疽。
4,禁忌:
不可与半夏,貝母,白芨,白蔹,瓜蒌为伍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乌头是什么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乌头是什么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