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茱萸中药功效与禁忌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山茱萸中药功效与禁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芪,麦冬,山萸肉能一起泡水喝吗?
可以的!
黄芪、麦冬、山萸肉都是常见的可以代茶饮的物品。三者搭配代茶饮,可以起到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分别来了解一下:
黄芪,不用多说,很多人都不陌生,是中草药中被称之为“第一补气药”,黄芪主要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补益类药,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温,归脾、肺经,具有补中气,升举清阳、益胃固表的功效。多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等。
麦冬,麦冬也是日常家庭常见的,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年人会用麦冬泡水来喝,或者直接含化。那麦冬到底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主要含多糖类、黄酮类以及皂苷类化合物, 中医认为,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肺、胃阴虚导致的津少口渴,干咳咯血,以及心阴不足导致的心悸、内热引起的津液不足等。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可以一起泡水喝的。没有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用药禁忌。
黄芪属于补虚药中,补气药的范围,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等作用;
麦冬属于补虚药中,补阴药的范围,味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具有补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
山茱萸属于收涩药中,固精缩尿止带范围的,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等作用。
三种药放在一起喝,主要看有没有这些症状的,这三种放一起主要是起到补气,补阴的作用,就说有点少气乏力了,还有点阴不足了,有点腰膝酸软等肝肾阴不足等时候,可以使用点,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不过真正有病时候就要去看病的,这个辩证很难的,自己不能胡乱用药为好。
黄芪、麦冬、山萸肉都是常用的补养药,也常作日常养生之用,泡水喝是常用的服用方法之一。其中山萸肉酸涩微温,归肝、肾二经,既能养肝益血,又能补肾涩精,敛汗固脱,多用于肝肾两虚及大汗亡阳欲脱证。其性温而润,滋肝益肾,为足厥阴、少阴之药,故六味地黄丸中用其为主药。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三经,功用以润燥生津为主,治在中、上二焦。凡上焦虚热、胃火偏旺、热邪灼烁、秋燥外淫以致津液亏耗,而发生燥热、烦渴、咯血等证,均可使用,润燥剂中常用麦冬。山萸肉配养阴的麦冬,对于肝肾阴虚之证,疗效甚佳。
黄芪补中益气,又有益气固表的作用,与山萸肉配伍则固表止汗的作用更强;黄芪味甘性温,补气兼能扶阳,故气虚兼有阴液不足者,可以用黄芪与麦冬、山萸肉为伍。山萸肉、麦冬均为滋腻之品,加入补脾气的黄芪能健脾解其滋腻之弊;黄芪温热伤津,加入麦冬、山萸肉无津竭阴亡之患。
黄芪、麦冬、山萸肉没有配伍禁忌,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用或单用。三药气阴双补,并且上补心肺,中补脾胃,下益肝肾,对于上、中、下三焦都有补益的作用。平时口干咽燥,口渴,自汗盗汗,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眩晕耳鸣甚至耳聋,月经过多,尿频属于气阴两虚者都可以用上述三味药泡水作代茶饮。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山茱萸中药功效与禁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茱萸中药功效与禁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